是先有富人思維還是先有富人
在開始本文之前,我先來提一個問題,請大家思考:我們是先富有之后才具備富人思維,還是先具備富人思維,才成為富人?
前兩年有個詞降維攻擊很流行,粗略理解就是以高級生物去打低級世界的生物,一打一個準(zhǔn)。這是在 O2O 模式盛行的時候用來給大眾洗腦的一個說法。
但降維攻擊的例子的確出處可見,最常見的就是游戲
最近我在打一個被同事們說過時的游戲,就是 SuperCell 的部落沖突。我以前很少打游戲,但是最近想研究一下游戲模式,就開始操練這個游戲,這個游戲讓我想起大學(xué)期間打的帝國時代。
在這個游戲中,單人模式下有很多關(guān)卡。有些關(guān)怎么也打不過去,怎么辦?苦惱沒用,要升級自己的大本營,升級自己的各種進(jìn)攻武器,比如用氣球兵去對加農(nóng)炮,加農(nóng)炮只有挨打的份。我非常喜歡回看其他人進(jìn)攻我的過程,很多我慘敗的例子都是對方用了更加高級的武器。
所以,以游戲改變世界這本書的觀點看,游戲就是對現(xiàn)實世界的隱喻。我們的人生,要的也是不斷的去打怪、生產(chǎn)、挖礦、然后以這些活動掙來的資源去推動自己的裝備升級。
而人生最需要升級的是什么?是思維層次,即你看世界的方式,你對于各種事件反應(yīng)的模式。
最近一段時間,我對如何提高思維層次思考了很多。
什么是思維層次?
舉幾個例子:比如買個洗衣機(jī),你首先考慮的是價格,對方首先考慮的卻是品牌、體驗和服務(wù)。那么這顯然是不同的思維層次。有人覺得這是消費(fèi)層次,但這本質(zhì)上就是思維層次。二者現(xiàn)階段的財富水平可能差不多,但就是想法有很大的差別。這種同樣收入,但是考慮角度不同的例子在我們的身邊比比皆是。
我再舉其他例子,比如上下班通勤,常規(guī)大家首先考慮的是方便、快捷、價格合適等幾個方面,但是如果你選擇的是如何把通勤時間變成高質(zhì)量的閱讀和思考時間,那么整個思考的角度、緯度都會不一樣,最終的結(jié)果也不一樣。這也是思考層次的差別。
有人又認(rèn)為這是消費(fèi)層次的差別所導(dǎo)致的結(jié)果。其實二者的消費(fèi)水平可能是一樣的,但就是在這件事情上目的不同,著眼點不同。
還有很多其他例子。概括起來,思維層次說白了就是思維的高度。就像登山一樣,400 米的山頭(比如香山)和 2800 米的山頭(比如小五臺)看到的景觀是不一樣的,身臨其境的感受也是不一樣。
比如你和一個爬香山的人講:躺在花叢中,云從身上拂過,兩只鳥兒在兩米開外的地方嘻嘻追逐。對方絕對沒有這種體會。這就是層次差異帶來的感知差異。同樣,當(dāng)一個爬珠峰的人給你講氧氣瓶,講后勤保障,那個爬小五臺的人也是沒有什么體會的。
簡而言之,層次差別就是高度之差,而高度之差帶來的是全方位的差異。